- ABBA Blog
中元節知多少?台日習俗大不同
今天是教孝月裡的中元節!
日本也有中元節,叫做盂蘭盆節,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喲~
台灣的中元節,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鬼節,其實它在道教、佛教中分別被稱為中元節、盂蘭盆節。
據說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 盂蘭盆節(俗稱鬼節)。
盂蘭盆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指釋迦十大弟子目連的母親死後受餓鬼之苦,吃不到東西(肚大如盆,咽喉細如針孔,經年累月吃不到食物,見到實物撲上去吃,但因口中燥熱噴火咽喉太細咽不下去,或食物瞬間化為火炭燒穿肚腸,萬分痛苦狀的一種形象比喻),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佛神並藉功德救母親。現在人們在這樣的節日會舉行普渡會,為祭祀孤魂等等~
日本的盂蘭盆節都做些什麼呢?
大家可以看看下方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教我們的小知識喲~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2019年8月14日
【日本的「盂蘭盆節」】
日本的盂蘭盆節(お盆)一般為8月13日至8月16日,是日本一年一度迎接和祭奠祖先的日子,類似於台灣的中元節。據說祖先會在這段期間回家探望在世的親人。很多企業會因為盂蘭盆節停業休假,在外地工作的人會趁此時回老家探親或出遊。
盂蘭盆節開始的8月13日,人們會點燃「迎魂火」迎接祖先的亡靈,到了16日再以「送魂火」將亡靈送回冥界。這段期間日本人會在家中供奉以小黃瓜和茄子插上竹籤做成的「精靈馬」。「精靈馬」是祖先來往兩個世界間時的坐騎。小黃瓜象徵腳程較快的馬,希望祖先早日回到家中。茄子則象徵腳程較慢的牛,希望祖先讓牛載著子女供奉的供品,晚點回到冥界。於此期間內舉行的「盆踊」也是日本特殊的夏季景色之一。為了迎接並慰勞長途跋涉歸來的祖先,眾人隨著音樂載歌載舞,歡騰的樣子與台灣的中元節頗為不同。現代的盆踊比起宗教性質,更增添一分眾人歡度節慶的意義,任何人皆可加入盆踊一同歡慶。各位若是在日本碰上了盆踊,也可以試著與日本人一同隨著音樂起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