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A Blog

【跟著節氣過生活 處暑】

在這段期間,大家有時會聽到「秋老虎」這種說法
指的就是立秋到處暑這段時間,
雖然已經入秋,但有時還是很熱
處是結束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
暑氣將在這一天結束。
《二十四節氣》中也提到:
「處,止也,謂暑氣將於此時止也。」

但事實上台灣各地平均高溫還是有31~33度
不論是氣溫還是天氣形態,
都還是很夏天
通常要熱到10月底才會有明顯的氣溫下降。

處暑前後有不少節慶、祭祀活動
例如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也稱為鬼節
傳說七月十五日是地官大帝的生日,
到了這天要打開陰間大門,
祖先、鬼魂都會出來
清代王凱泰的《中元節有感》也描繪了
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情景: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七月十五也是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梵語音譯,原意是「救倒懸」,
故事出自「目連救母」
目連的母親生前憎恨僧人,
死後被打入地獄餓鬼道倒懸,
釋迦摩尼弟子的目連不忍母親受苦,
就向佛祖求救。
佛祖告訴他在七月十五日以盆裝百味五果,
供養十方大僧,他母親就可以解脫。
這在日後就形成了盂蘭盆會

處暑雖然有秋老虎的炎熱,
但也是由熱轉涼的時節,
晝夜溫差逐漸變大,
為了祛除燥熱,傳統的處暑飲食習慣
是吃味甘性涼的鴨子
例如烤鴨、白切鴨等等

台灣的肉鴨主要包括北京鴨、番鴨及土番鴨等三大類
北京鴨原產於中國的華北地區;
番鴨則原產於南美秘魯,
台灣早期以飼養黑色番鴨為主;
土番鴨則是兼具北京鴨的快速生長、
與番鴨的鮮美肉質而培育的新鴨種

在這個節氣也可以吃到有名的「橫山梨」
產地主要是台中和苗栗。
它原本生長在台灣低海拔的地方,果肉較粗,
但和「高山梨」接種後成功改良,也稱為「高接梨」。
梨的果肉鮮甜多汁,
被譽為「天然的礦泉水」,
富含醣類、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
也有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