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A Blog

浪漫的七夕

今天是浪漫的七夕,
大家有計劃要怎麼度過嗎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點日本的七夕豆知識

關於七夕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
七夕是中國的乞巧節傳到日本演變成的節日,
也是在古代日本宮廷會慶祝的「五節句」之一。
中國的乞巧節是女性希望自己能夠像織女一樣擅長縫紉,
會供奉食物進行祈禱
而在日本女性們也會祈禱自己的裁縫技術提升、教養變好,
獻上和歌、歌舞表演進行祈禱。
在室町時代的七夕還會一邊觀星一遍舉辦和歌大會。

據說七夕這個節日在奈良時代(710-794)傳到了日本。
在平安時代(794-1185)變成宮廷中的一個活動,
除了要準備桃子、茄子、鯛魚乾等貢品,
貴族們會一邊觀星,一邊詠唱和歌
女性們則會把五種顏色的線穿過針,與貢品放在一起,
祈禱縫紉技術會變好。
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8),
幕府制定了「五節句」作為祭典的日子,
七夕作為其中之一在民間傳開

其實在中國的七夕傳到日本之前,
日本在7月7日原本就有一個
「棚機津女(TaNaBaTaTsuMe)」的節日活動
這天為了向秋天的豐收之神祈禱,
被選上的年輕女性會在水邊的小屋中織布,
把織好的布獻給神明
而「棚機(TaNaBaTa)」指的就是織布機,
這個活動漸漸地就與日後從中國傳來的乞巧節、
還有牛郎織女的故事融合,
形成了現在的七夕,
據說這也是日文七夕發音Tanabata的由來

通常在七夕這天會把自己的願望寫在短冊(紙條)上,
再把短冊掛在竹子上,
這個習慣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
原本會準備紅、白、藍、黃、黑,
五種顏色的線掛在竹子上,後來演變成布條,
在江戶時期因為布比較貴
所以改成短冊,也就是現在五色短冊的原型。
五種顏色據說源自於中國的陰陽五行,
從最初的紅、白、藍、黃、黑,
演變成紅、白、綠、黃、紫五種顏色,
除了分別代表火、金、木、土、水五行,
也包含禮、義、仁、信、智五德的含義

七夕的裝飾除了短冊,
還可以掛紙鶴,祈禱長壽
網狀的紙雕代表捕魚網,祈禱捕魚能夠豐收
用紙做的人偶或者衣服 祈禱縫紉技術提升,
也可以讓自己的災難轉到人偶上,祈禱平安。

無論七夕要怎麼度過、許了什麼願望,
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個美好的七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