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A Blog
【跟著節氣過生活 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天,
也是反應季節變化的節氣
從十一月上旬進入冬季後溫度越降越低,
到節氣大寒的時候降到谷底,
立春才開始慢慢回暖。
「立冬」這一天有一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
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
可以發現一年只在冬季做生意的「羊肉爐」、「薑母鴨」等
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
除此之外,
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的三個物候分別是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意思是水開始結冰、地面開始變凍、
雉雞等鳥禽紛紛進入海中變成大蛤。
古人看到這個季節雉雞越來越少見,
同時海邊出現大量外殼顏色與雉雞相像的大蛤,
就以為是雉雞轉變為大蛤
俗諺有十芹菜這個說法,
農曆十月氣候比較寒冷的時候正是芹菜的季節。
芹菜和韭菜在古代都是祭祀用的蔬菜
《詩經》中:「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就是描述在宴會宮殿旁的水池邊,
大家開心的採著池裡的水芹。
芹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熱炒,
纖維豐富,可以降血壓、利尿消腫,
芹菜如果灑在湯裡,
香氣瞬間就會散發,讓人胃口大開
十一月也是菠菜盛產的季節,
菠菜又名紅嘴綠鶯哥
這個名稱還跟乾隆有關據野史流傳,
清朝乾隆微服下江南時投宿在一座寺院裡,
廚師端出了菠菜豆腐湯,
乾隆喝了讚不絕口便問這道菜名,
廚師想了一個貴氣的名字
「紅嘴綠鸚哥,金杯白玉湯」
後來流傳至民間